从杆位起步的兰多·诺里斯,赢得了澳大利亚大奖赛的胜利,不过这场比赛绝非平铺直叙,最终呈现了一场极具观赏性的比赛,尤其是在比赛的收官阶段。天气情况贡献良多,将比赛分割为三个部分,初期比赛在湿地进行,第二阶段的比赛则在干地情况上进行,而最后阶段的比赛又回到了湿地条件。在前半程的比赛中,迈凯伦车队表现强势,看上去将包揽冠亚军,但随后的比赛中胜利似乎又将与迈凯伦擦肩而过,最终两位车手在积分区完成了比赛。这是兰多·诺里斯职业生涯的第5场大奖赛胜利,也是由扎克·布朗和安德雷亚·斯特拉领衔的这支车队队史第190场大奖赛胜利,同时也是这支车队在澳大利亚的第12场胜利。诺里斯拿到了自己职业生涯第二次“帽子戏法”,包揽了这站比赛的胜利、杆位和正赛最快单圈,值得他为之自豪。
和诺里斯一起登上领奖台的,是四届F1世界冠军麦克斯·维斯塔潘,这位红牛车手仅落后0.895秒冲线,以及另一位英国车手乔治·拉塞尔,他驾驶梅赛德斯赛车落后8.481秒完成比赛。
赛道之日
比赛开始前一直在下小雨,随着雨势渐小,除了阿斯顿·马丁车队的兰斯·斯托尔选择了一套全雨胎,其他所有车手都选择了湿地胎开启暖胎圈。不过,在暖胎圈中,红牛二队的伊萨克·哈贾尔就冲出赛道,因此起步时间被推迟,比赛在大约十分钟之后重启起步程序,加拿大车手斯托尔得以更换轮胎,和其他人一样使用湿地胎起步。比赛的前七圈,一直是另一辆阿斯顿·马丁领跑,但这是由伯纳德·梅兰德(Bernd Maylander)驾驶的阿斯顿·马丁DB9安全车,在Alpine车队车手杰克·杜汉和威廉姆斯车手卡洛斯·塞恩斯接连撞车之后,安全车即刻出动。
第一次安全车退出后比赛重启,而第二次安全车则是由阿斯顿·马丁车队的费尔南多·阿隆索撞墙所致,此时所有车手还都是用的同一套湿地胎。
这一次安全车的出动,触发了湿地胎换干胎的契机,赛道上剩下的16位车手全部进站换上中性胎或者硬胎。然而,雨势再次来袭,无法评判这两款配方轮胎相关的性能表现,因为整个车阵或早或晚,都进站再次换回了湿地胎,并最终均使用湿地胎完成比赛,迎接格子旗的挥动。
倍耐力赛车运动总监马里奥·伊索拉(Mario Isola)说:
“F1第75个赛季的揭幕战真是太棒了!在100多分钟的时间里,我们经历了那么多不同的状况,情绪起起伏伏,结果直到比赛最后一圈仍悬而未决,不仅仅是获胜车手,前十名的位置争夺也十分跌宕。
从纯粹技术角度来说,今天我们能够看到2025赛季版中性胎的表现,证明了这款轮胎即使在赛车线已经渐渐显现的情况下,也可以让车手推进很多圈。整体上,我们看到这款轮胎性能衰退程度很低,只有左前胎有一点颗粒化的情况,而左前胎正是这条赛道承压最大的轮胎。干胎没有太多可说的,因为干胎的里程数非常少,基本在10-14圈,这就意味着很难全面评估干胎的性能表现。
现在,我们将和所有十支车队一起准备赛季的第二站比赛,也就是下周末上海的比赛。这是和墨尔本全然不同的赛道,我们将迎接全新的赛道表面和冲刺赛制比赛周末,因此从第二场比赛开始就充满了额外的挑战。”
二级方程式和三级方程式
二级方程式
由于恶劣的天气条件,二级方程式(F2)主赛被取消。下一轮比赛将在4月11-13日在巴林大奖赛比赛周末的萨基尔赛道进行。
三级方程式
雨水和安全车成为了三级方程式(F3)正赛的主角,由于多次事故和之后的红旗,这场比赛缩短了两圈,最终计入4圈。巴西车手拉斐尔·卡马拉(Rafael Camara)掌控了每一次重启后的比赛,抵挡住了自己Trident车队队友、丹麦车手诺亚·斯托姆斯特德(Noah Stromsted)的多次进攻尝试,最终赢得这场比赛的胜利。和他们一起登上领奖台的,是取得第三名的Van Amersfoort赛车队法国车手泰奥菲尔·耐奥(Théophile Nael)。
倍耐力的16英寸湿地轮胎,专为该系列赛事全新一代赛车研发,表现符合预期,尽管比赛多次被打断,该款轮胎升温很快,没有出现滑水的迹象,并且在比赛中有着相当稳定的抓地力表现。该项赛事的下一站比赛,将同样和巴林大奖赛同场,4月11-13日在萨基尔赛道进行。